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要用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形成的良好機制,推動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滿腔熱情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更好把握和運用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堅持人民至上,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把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好貫徹好。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回顧黨的百年征程,正是因為我們黨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才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將“堅持人民至上”凝練為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之一,明確要求“堅持黨的群眾路線”。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只有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才能創造新的歷史偉業。
始終站穩人民立場。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義是最強的力量。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要清醒認識到,黨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這是黨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所在。必須始終堅持人民立場,堅持人民主體地位,虛心向人民學習,傾聽人民呼聲,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
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廣大黨員干部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從防汛救災到基層治理,從服務“一老一小”到教育就業住房保障,推動解決了一批群眾“急難愁盼”的具體問題,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黨史學習教育帶來的變化和實效。要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為群眾辦實事的機制長期堅持下去,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在收入、就業、教育、社保、醫保、醫藥衛生、住房等方面出實招、謀實效,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讓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提高群眾工作能力。既服務群眾又帶領群眾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把黨的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引領群眾聽黨話、跟黨走。要強化政治引領,發揮黨的群眾工作優勢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引領廣大黨員干部自覺做好群眾工作。要做群眾的貼心人,認真落實黨中央各項惠民政策,帶領群眾艱苦奮斗、勤勞致富。要注意宣傳群眾、教育群眾,用群眾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方法開展工作、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用真心真情贏得人民群眾信任和擁護。
過去我們緊緊依靠人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未來我們還將緊緊依靠人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牢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堅持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堅定不移走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道路,我們就一定能夠領導人民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更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