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梁昌新:
今天,國家能源局召開四季度網上新聞發布會,發布2022年前三季度能源形勢、可再生能源并網運行情況,解讀《能源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提升行動計劃》,并回答記者提問。參加今天發布會的有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副司長董萬成先生、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徐繼林先生、煤炭司副司長劉濤先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王大鵬先生,我是綜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梁昌新。請各位司長介紹有關情況。
發展規劃司副司長董萬成:
2022年前三季度能源供需總體平穩
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和形勢變化,能源行業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妥善應對疫情影響和國際能源市場變化,多措并舉保供穩價,能源供需形勢總體平穩,價格總體穩定,對經濟恢復向好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能源消費保持增長態勢
隨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發揮效能,帶動能源消費較快回升。三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1%,較二季度提升5.3個百分點;電煤需求增加拉動煤炭消費較快增長;天然氣、汽煤油消費還未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但降幅有所收窄;基建投資持續發力、貨運物流復蘇支撐柴油消費保持穩定增長。
二、著力增強供應能力和彈性,能源供需保持總體平穩
充分發揮煤炭、煤電兜底保障作用,持續釋放煤炭先進產能,加強重點產煤地區和企業生產調度。前三季度,原煤日均產量保持在1200萬噸以上,同比增長11.2%。9月以來,全國統調電廠存煤保持在1.7億噸以上。全力推動油氣增儲上產,督促供應企業和地方全面簽訂供氣合同,推進儲氣設施“應儲盡儲”。前三季度,原油、天然氣產量分別同比增長3.0%、5.4%。目前,采暖季用氣合同已基本落實,地下儲氣庫注氣進度執行良好。
三、有力有效穩定能源價格,助力抑制通脹輸入
面對全球能源價格持續高位震蕩,能源行業及時研判、超前謀劃,有效應對能源市場波動。降低天然氣采購成本,合理引導天然氣消費。中央企業發揮“資源池”優勢,國產氣和進口管道氣、進口LNG長協氣等穩價資源占比增大。主要供氣企業管道氣平均供氣價格多在每立方米2—3元,部分尖峰增量氣源價格也控制在每立方米4—5元,遠低于國際市場價格。強化電煤中長期合同履約監管,保障煤炭中長期交易價格運行在合理區間。
四、綠色低碳轉型穩步推進,能源生產持續降碳提效
前三季度,新增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9400萬千瓦左右,占新增總裝機的82%。第一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已全部開工,第二批項目正在陸續開工、目前正在抓緊推進第三批項目審查。抽水蓄能電站累計裝機規模達4360萬千瓦。發揮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作用,能源項目投資加速釋放。今年前8個月全國能源領域重點項目完成投資額12295億元,同比增長16.7%,較上半年增速提高0.8個百分點。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王大鵬:
2022年前三季度可再生能源發展持續向好
一、可再生能源整體發展情況
國家能源局認真貫徹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落實“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加快推進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大型水電站和抽水蓄能電站等重大項目建設,聚焦能源安全供應和民生保障,努力推動可再生能源高質量躍升發展。
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穩步擴大。2022年前三季度,我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9036萬千瓦,占全國新增發電裝機的78.8%。其中,水電新增1590萬千瓦、風電新增1924萬千瓦、光伏發電新增5260萬千瓦、生物質發電新增262萬千瓦,分別占全國新增裝機的13.9%、16.8%、45.8%和2.3%。截至2022年9月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11.46億千瓦。其中,水電裝機4.06億千瓦(其中抽水蓄能0.43億千瓦)、風電裝機3.48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3.58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4060萬千瓦。
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穩步增長。2022年前三季度,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1.94萬億千瓦時。其中,規模以上水電950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風電544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9%;光伏發電328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2.2%;生物質發電112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1%。
可再生能源持續保持高利用率水平。2022年前三季度,全國主要流域水能利用率約98.6%,較上年同期提高1.1個百分點;全國風電平均利用率96.5%,較上年同期降低0.5個百分點;全國光伏發電平均利用率98.2%,較上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
二、水電建設和運行情況
2022年前三季度,全國新增水力發電裝機容量1590萬千瓦。截至2022年9月底,水電裝機4.06億千瓦(其中抽水蓄能0.43億千瓦)。
全國規模以上水電發電量950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全國水電平均利用小時數為2729小時。全國主要流域水能利用率約98.6%,同比提高1.1個百分點。
三、風電建設和運行情況
2022年前三季度,全國風電新增并網裝機1924萬千瓦,其中陸上風電新增裝機1800萬千瓦、海上風電新增裝機124萬千瓦。從新增裝機分布看,“三北”地區占比約74.3%,中東部和南方地區占比約25.7%。截至2022年9月底,全國風電累計裝機3.48億千瓦,其中陸上風電累計裝機3.2億千瓦、海上風電累計裝機2726萬千瓦。
全國風電發電量544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9%;利用小時數1621小時,利用小時數較高的地區中,福建2053小時、新疆1920小時、蒙東1841小時、蒙西1784小時。
全國風電平均利用率96.5%,青海、新疆風電利用率同比顯著提升,分別達到93.1%、94.7%,同比分別提升4.3個、2.2個百分點。
四、光伏發電建設和運行情況
2022年前三季度,全國光伏新增裝機5260萬千瓦,其中,光伏電站1727萬千瓦、分布式光伏3533萬千瓦。截至2022年9月底,光伏發電累計裝機3.58億千瓦。從新增裝機布局看,裝機占比較高的區域為華北、華東和華中地區,分別占全國新增裝機的30.0%、25.0%和19.1%。
全國光伏發電量328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2.2%;利用小時數968小時,同比增加49小時;利用小時數較高的地區為東北地區1237小時,華北地區1056小時,其中利用率最高的省份為黑龍江1316小時、吉林1263小時。全國光伏發電利用率98.2%,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
五、生物質發電建設和運行情況
2022年前三季度,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262萬千瓦,累計裝機達4060萬千瓦,生物質發電量1129億千瓦時。累計裝機排名前五位的省份是廣東、山東、江蘇、浙江和河南,分別為416萬千瓦、411萬千瓦、296萬千瓦、284萬千瓦和255萬千瓦;新增裝機排名前五位的省份是廣東、黑龍江、河南、遼寧和廣西,分別為39.4萬千瓦、28.6萬千瓦、27.9萬千瓦、23.3萬千瓦和18.0萬千瓦;發電量排名前五位的省份是廣東、山東、浙江、江蘇和安徽,分別為142.2億千瓦時、115.4億千瓦時、84.7億千瓦時、84.0億千瓦時和78.2億千瓦時。
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徐繼林:
《能源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提升行動計劃》解讀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下面簡要介紹一下9月20日印發的《能源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提升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有關情況。
一、《行動計劃》出臺背景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戰略決策和標準化發展重要部署,充分發揮標準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技術支撐和引領性作用,國家能源局制定了《能源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提升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緊密結合能源領域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主要任務,針對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領域標準供給不足、標準體系不完善、標準化與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協同不夠等問題,堅持需求導向、系統布局,強化示范引領、協同聯動,重點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技術創新、能效提升和產業鏈碳減排等相關領域標準化。
二、《行動計劃》主要內容
《行動計劃》主要包括六方面內容。
一是大力推進非化石能源標準化。加快完善風電、光伏、水電、各類可再生能源綜合利用以及核電標準,組織開展風電光伏標準體系完善行動、水風光綜合能源開發利用標準示范行動、抽水蓄能專項標準完善和示范行動、先進三代壓水堆核電標準應用實施行動。
二是加強新型電力系統標準體系建設。完善新型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相關標準,進一步優化完善輸變配電領域相關標準,加快電源結構轉型升級相關配套標準研制,推動電力需求側和電能替代領域標準研究制定,推進電力市場標準體系建設。組織開展新型電力系統標準體系專項研究和示范行動。
三是加快完善新型儲能技術標準。根據新能源發電并網配置和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需要,完善新型儲能標準管理體系和技術標準體系,推動各類儲能技術研發、示范和標準制定協同發展。組織開展新型儲能標準體系建設行動。
四是加快完善氫能技術標準。完善氫能標準頂層設計和標準體系建設,圍繞可再生能源制氫、電氫耦合、燃料電池及系統等領域,增加標準有效供給。組織開展全產業鏈綠氫標準完善行動。
五是進一步提升能源領域能效相關標準。組織推動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綠色高效生產、轉化利用相關標準制修訂,進一步提升煤炭和油氣相關資源綜合利用標準水平,完善和提升電力輸送能效標準,加快推動綜合能源服務標準體系建設及基礎性標準研制。組織開展煤電、煤炭深加工、石油煉化能效標準提升專項行動。
六是健全完善能源產業鏈碳減排標準。加快構建能源領域碳減排、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能源產業鏈數字化、能源裝備碳足跡等領域標準體系,組織開展相關領域標準體系完善和試點示范行動。
通過組織實施《行動計劃》,預期到2025年,能源標準化組織體系進一步完善,能源行業標準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能源標準與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良好互動,初步建立起較為完善的標準體系,有效支撐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節能降碳、技術創新、產業鏈碳減排。
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會同有關部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完善能源碳達峰碳中和相關標準體系,加快急需領域標準制修訂,促進標準與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協同聯動,為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和實現能源碳達峰碳中和提供支撐。
綜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梁昌新:
現在請各位記者提問,由相關司負責同志解答。